景点及活动

追忆澳门最古老的“三街”

撰文: Pai Yao

此文章首次刊登在《环球博彩》2016年01月/02月刊中。

在著名旅游景点大三巴牌坊议事亭前地附近,三条见证了澳门重要历史阶段的古老街道正在时光中静静感叹着逝去的年华。

[b]现时营地大街的店铺以日常食用品为主[/b]

要考究澳门最古老的街道的话,大街是也。加上邻近的草堆街和关前正街,这三条街道构成了最早、最繁盛的商业中心。

然而,如今它们风光不再,乏人问津。即使与著名景点大三巴牌坊和议事亭前地仅数步之遥,十居其九的旅客依然选择与它们擦身而过,让它们更显沧凉,也不禁让笔者慨叹:有谁知道它们昔日的事迹?

三街会馆双重身份
大街,长310米,是澳门最古老的街道。往昔大街近草堆街处有一个关卡”石闸门”,门上有”澳门”两个大字,进入此门,便是大街,故称”澳门街”。不过”营地大街”是居民给它最普遍的称呼。

[b]三街会馆[/b]

1557年,葡萄牙人开始租居澳门,最初仅限于议事亭前地及大街一带。明清政府为防止葡萄牙人越界霸地,同时防御海盗,在大街旁的三街会馆附近设立营地,驻扎军队,在中国人与葡萄牙人之间划下一道非正式的、文化与种族的”楚河汉界”,”营地大街”亦由此得名。

由于它聚集商家,商业活动活跃,故其葡文名称为Rua dos Mercadores,即”商人街”之意。街道的中、葡文名意思不同,在澳门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如今的营地大街保不住当年商业重地的地位,退而照顾着澳门居民每日的生活所需,两边商铺林立,设有药房、参茸海味店、服装店等等。在三街之中,算是不失大哥风范,最旺亦最亲民。

[b]善信在"三街会馆"供奉关帝[/b]

可是旅客走过此街,大多只是钻进商铺购物,没有几人会步入具历史意义的”三街会馆”,了解一下这三街的往事。笔者在”三街会馆”前逗留了一个小时,看到约十名旅客分别进内参观,每位游览完后都被笔者拉住闲聊,结果令我大为惊讶 - 他们不是路过才随便进内逛逛,就是来参拜关帝,出来后却没有一人能说出半点关于”三街”的话来。

“三街会馆”的确切建造日期已无从稽考,约建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1723至1795),至今有二、三百年历史了。

其门额上刻有烫金的”三街会馆”四字,头顶着”关帝古庙”的门面。

负责管理”三街会馆”的卢钊光说:”昔日商业中心的营地大街、草堆街和关前街三街的商家、工匠集资,在营地大街旁建三街会馆,以集会商议、处理事务、联络感情,统筹一切华人商业活动,并在此供奉守信用、重义气、讲道德的关帝。”

[b]孙中山曾在草堆街八十号开设中西药局[/b]

会馆一直充当着华人商会的角色,直至澳门中华总商会于1912年成立后,商会功能被取代。因其本身设有关帝神殿和财帛星君殿,善信持续供奉,后演化为关帝古庙。

孙中山纪念地
草堆街,长约310米。澳门开埠时,草堆街一带为临海坡地沙滩,从海路运来的柴草就在这里卸货,进行柴草贸易,草堆街的名字就自然而来。

该条街道是华人居住区,沿街建筑以中式为主,街道东端的女娲庙和西端的康公庙更突显浓浓的中国特色。女娲庙大约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是谁建造亦众说纷纭。

一个较多的说法是,该庙由风月女子集资捐建,当时法律规定风月女子拥有免费医疗、置业、建庙的权利,她们供奉能掌管姻缘的女娲,祈求早日从良、觅得好归宿。

[b]草堆街[/b]

它曾被1941年的一场火灾烧毁,澳葡政府便把该庙的断壁残垣改为街道,以接通草堆街和卖草地街,女娲庙亦因此由大庙变成小庙。

于咸丰七年(1857)筹建的康公庙,原名康真君庙。该处为内港泊口,是重要的商品货物集散地,却曾遭受多次回禄之灾。

据说居民在该地拾获一座随水飘浮至的木雕康王神像,且有传康真君可镇火消灾,后众商家纷纷捐资建庙,以解性命财产之忧。

由于庙前填海造地,草堆街已退缩为内街了。一位在草堆街经营布料店”永安号”逾四十五载的冯伯伯说:”草堆街由以往柴草贸易扩展至布料、故衣、洋货等店,经历数度大起大跌,近年人流稀少,坚持经营只因不舍,实际生意额连交电费开支也不足够。”

[b]康公庙未建之前为内港边的滩地泊口[/b]

目前草堆街上的店铺近半凋空,有数间电器铺、布料店、旧书店、印章店等等,大多为老店。

其中太平电器铺三楼为”留声岁月”博物馆,展出125年前第一部留声机、150年前手摇风琴以及40年前第一部卡式录音机等,惜鲜为人知。

进驻新店亦不见得带旺人气,日间也感冷清。事实上,此街不乏亮点,这里与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在澳门的早期活动有密切关系。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于街中八十号开设中西药局,且该建筑已历近一百二十个春秋,是当年澳门典型的下铺上住的商住建筑,极具历史意义。

[b]女娲庙由风月女子集资捐建[/b]

澳门特区政府于2011年斥资3,600万澳门元收购了该地,有意加以活化,未来将展出孙中山在澳门活动的资料图片。

怀旧文创相互交融
昔日关前正街附近建了一座海关衙署”关部行台”,人们便把关部行台前面的道路称为”关前正街”。

关部行台北边设有税馆,商船在码头缷货,在税馆纳税后,经果栏街、关前正街进入营地大街贩卖。由于商业之便利,大量华人聚居于此,一片繁荣兴旺。鸦片战争后,英国获得香港岛,并开辟为无税自由港,吸引商家前往贸易,重挫澳门国际贸易。

其后,葡萄牙仿效香港,要求清政府停止征税,更率兵钉闭关部行台。从此,关前正街就再没有”关”了。

狭小的、容不下车辆行驶的关前正街长约150米,怀旧味道浓厚,街道两旁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古董店、神香店、家具店等。黄昏时段,就近烂鬼楼巷会有旧物地摊,售卖琳琅满目的古玩、衣饰和生活用品等。

据说曾有人在此花20元购得价值过百万元的玉器,绝对是喜欢古董古玩旧物的寻宝地。

另一边厢,文创小店如雨后春笋,恰如其分地为街道注入新元素。夜幕降临后,三街的的交汇处、关前正街的南端亮起点点黄光,这就是强记羊腩煲开档的时候。坐在露天的街角,炭炉上架起香喷喷的秘制羊腩煲,别有一番风味。

其实,这三街没有时尚建筑,也没有骰子摇滚,只有原汁原味的澳门街景。说它们落伍,倒不如说它们坚守着澳门最纯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