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 扑克业

荣誉还是金钱?

撰文: Ben Blaschke

我在上周末自己报道的一场锦标赛上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场持续四天的锦标赛中,两百多名选手慷慨掏出3,000澳元参赛金。三名选手仅存时,每人筹码额接近,正准备抢夺165,000澳元头奖。

第一和第三名的奖金差额十分可观 - 近106,000澳元,第二名获105,000澳元,第三名59,000澳元。

毫不意外地,鉴于这种差别,三位选手达成协议,确保每人至少带走十万澳元,来抵消比赛中的变数 - 尤其在比赛后期,筹码额低于30个大盲注时。

然而,协议达成,赢金确保后,三位玩家同意在下手牌盲目全押,也就是说,他们不看牌就直接将筹码全部推向中央,让命运来决定输赢。

结果筹码略多的那位选手胜出,摘得头衔。这个结果也算合情合理,但不禁引出一个问题 - 如今头衔对选手的份量有多重?我理解,扑克选手参与锦标赛是为了赚钱。如果你整个职业生涯都赢不了一场锦标赛,不过荷包却赚得满满,也是值得高兴的事。

赢得2012年WSOP主赛事冠军对Greg Merson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赢得2012年WSOP主赛事冠军对Greg Merson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不过,奖杯也是一种成就。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简历上看到一些辉煌的战绩一定会让人油然生起自豪感。我从自己多年前曾经赢得的一场很小的锦标赛中体会到了这种满足感,因此我可以想象,在一场关键的大型比赛中胜出该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最终,两位“败下阵来”的选手都带走了满意的赢金,但我禁不住想问,如果数月后他们回头来看,是否后悔自己当初未曾为奖杯和荣誉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