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及活动 风尚

一日村中人

撰文: Yuci Tai

2005年,澳门最后一艘渔船下水,同时标志着造船业正式成为历史。昔日澳门本是一条小渔村,有不少造船厂;如今此景不再,在五光十色下,仅存的只有荔枝碗十室九空的船厂。最近我走访了位于路环东南部一条偏僻的荔枝碗村,当了一天村中人,细味澳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工业 - 造船业。

荔枝碗村有点与世隔绝的感觉,人烟稀少。乘巴士于路环市区下车后,还需徒步15分钟才能走到村口。村口有一间卖咸鱼的店铺,空气中飘着阵阵的咸鱼香味;沿路见到的是一间接一间空置的船厂。走近看,你还可以看到昔日造船的工具和木材,犹如活生生的造船博物馆。

小编就是那么爱八卦,在路上碰上了安和船厂的老板谈锦全先生,便抓住他聊个不停。谈先生对我说:“造船工匠被俗称为装船佬,传统造船的学徒必须最少经过三年学师生涯,才能成为师傅级人马,独当一面;澳门造船行业亦经历了人手至工序机械化及风力渔船到机动渔船的转变,昌盛一时。惜至今行业式微,工艺亦将失传。”

与谈先生说声再见后,我继续向前走着,走到一间很多人慕名而来的汉记手打咖啡档。这里的老板年青时也是造船的,因意外弄伤手臂,无法继续从行造船业,故在此开始了这家咖啡档,为造船工匠提供餐饮和休息的地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造船业作出贡献。

荔枝碗村记载着很多很多造船业的故事,无论是为了那杯“香喷喷”的咖啡,还是寻幽探秘,这都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