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首次刊登在《環球博彩》2012年7月/8月刊中。
奧林匹克競技有著繽紛的歷史和傳統,為世人呈現了目不暇接的體育盛況。世界上最出色的運動健將都到此施展威力,為自己國家奪取金牌、爭得榮耀。
每隔四年世界便會發起”體育瘋”。經過運動員、教練、官員及主辦城市長期近乎瘋狂的準備後,他們就要在奧林匹克盛會中檢驗自己的培育成果了- 但這一切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首屆古代奧運會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76年,是為祭祀奧林匹亞眾神而創立。這些早期的奧運會在奧林匹亞古老的平原上舉行並延續至將近12世紀,直到大煞風景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公元393年宣布其為”異教徒活動”而廢止。奧運會從此休眠了將近1,500年,古希臘對體育的追求以及男子氣概的展現已成為一段不可知的傳奇。
直到某位(瘋狂的)17世紀法國貴族的後代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提出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概念,以促進世界各國的融合,哪怕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顧拜旦將自己全新的體育競技理念建立在弘揚古代奧林匹克精神上:areti (美德)、amilla (高尚)、timi (榮耀)、elefteria (自由) 與irini (和平)。這位法國人加入了一些拉丁詞彙,citius、altius、fortius (更快、更高、更強),成為運動員們的奮鬥目標。現代版奧運會再次於1896年夏天在雅典誕生。
在某種意義上,奧運會的變化不大。當代運動員與舊時古希臘運動員取得同樣的社會認可,並且都需要全身心投入。古奧林匹克運動員在選拔賽之前需要起誓自己在賽前進行了十個月的苦訓,只有在選拔中脫穎而出才能入選奧運會。
當代的奧運會競技者同樣起誓並參加預選賽,而且我懷疑有不少運動員也會供奉他們各自項目的神靈,為勝利祈禱。
就連優勝者所獲的榮耀也如出一轍。最初的奧運會中,只有第一名才授予榮譽,而我們更寬厚一些,對亞軍和季軍也加以認可。與現代奧運會不同,古代奧運會不頒發獎牌。優勝者在比賽后會 立即給予獎勵。傳令官會宣布勝者名字,一位希臘裁判將一片棕櫚葉遞到他手中,滿懷景仰之情的觀眾喝彩並向他投擲鮮花。他的頭上和手上還會系上象徵勝利的紅絲帶。
晚些時候在宙斯像前,由傳令官大聲宣讀勝者名字、父親名字及他所屬的城邦,希臘裁判將神聖的橄欖冠戴在他頭上,之後他便衣錦還鄉,並在家鄉過上悠閒的生活。
你在欣賞第三十屆奧運會(倫敦)時,可以試想下古希臘運動員裸身比賽的場景,並慶幸(或嘆息)如今我們為免尷尬而會整齊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