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嘉年華 體育

奧運東道主之最

此文章首次刊登在《環球博彩》2012年7月/8月刊中。

今年七月,倫敦將因第三次舉辦夏季奧運會而創下紀錄。 《環球博彩》的Christian Newbold將為大家解析這一殊榮帶給英倫首都的意義。

每四年裡總有十七天,世界將目光聚焦在夏奧會上,為東道主城市引來大量媒體關注。不過對於舉辦這場國際體育盛會也存在不少爭議,比如巨額承辦費用。奧運會結束後為舉辦城市留下的是賬單上的天文數字,以及維持了兩周半的光環消失後空蕩的體育館。

作為1976年的東道主,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花了三十餘年才還清舉辦奧運會的債務。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超出國家預算數十億歐元。你只需看下當前希臘的經濟狀況便可知後果如何了。

承辦奧運的倡導者們接受這筆無法避免的龐大開支,他們認為”感覺良好”因素及長期收效令這筆開支變得合理化。不過只有時間才能檢驗其長期效應,讓我們來看下主辦奧運對倫敦意味著什麼

一場國際體育盛會(尤其是奧運會)所帶來的群情激昂的氛圍很難用金錢來衡量。英國政府調查顯示,87%的倫敦人希望主辦奧運會,畢竟享有如此聲望的盛會將增進民族團結和自豪感。對於倫敦這座生活著七百萬居民、講三百種不同語言的多文化大都市來說,這顯得尤為重要。

奧林匹克公園工程將為倫敦留下世界級的體育競技場、交通系統、能源網絡、全新的市區公園以及數千座新住宅。奧運會通常會起到清理破敗舊城區、修建全新大型體育館(至少改進現有體育館),以及在奧運村建造五千到兩萬間新住房的作用。會後政府可以將這些新住宅作為低價住房移交,而這也正是2012年倫敦奧運的當前計劃。

舉辦奧運會還將刺激處在困境中的英國經濟。奧林匹克公園的打造創造了大量工作機會,並為英國商業帶來價值數百萬英鎊的項目合同。所有近期的奧運會都沒有立即產生經濟效益,但東道主獲得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很多東道主國家的旅遊業在接下來數年裡獲得了迅速增長。據估計,澳大利亞2000年悉尼奧運會後的四年裡收穫了逾三十億美金的額外旅遊收入。

對當地經濟的刺激以及基礎設施的改善和興建等都是舉辦奧運會的收益。如果倫敦接受前幾屆奧運會的前車之鑑,或許可以消除奧運會的弊端。再加上它為東道主帶來的精神面貌的改善以及在世界舞台上為期17天的演出,這些足以讓倫敦為第三十屆奧運會的承辦而感到激動不已。